面对煤炭市场价格波动、成本压力增大的双重挑战,鲁西矿业李楼煤业锚定“降本、销售、安全”三大核心,拿出实招硬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员严控成本 激活创效动能
“这根废旧锚杆修复后还能再用3次,按原值1.5倍算,能给班组挣回200多块工资奖励。”李楼煤业掘进一区职工李光波拿着刚修复好的锚杆,在班组例会上算起“节约账”。这样的“算账”场景,如今在李楼煤业每个车间、班组已成常态。
(算清降本账)
为把成本管控落到实处,李楼煤业从思想动员“破题”,利用安办会、班前班后会、精益管理座谈会,通过专题宣讲、案例分享、算账对比等形式,将“厉行节约、严控成本”理念深植每个岗位,让“省下的就是赚来的”成为全员共识。“以前觉得成本是领导的事,现在才知道,自己随手关个灯、修个旧零件,都是在给企业省钱、给自己涨工资。”李光波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转变。
思想动起来,机制得跟上。该公司推出的“金点子”征集活动,让职工的省钱智慧有了用武之地。他们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开设了“光荣榜”,只要建议能落地、见效益,就能让职工得票子、赚面子。截至目前,80多条职工建议里,“井下设备润滑油循环利用”“皮带运输机跑偏矫正小发明”等23条已投入使用。同时,该公司建立物资共享平台,通过内部调剂与对外处置相结合,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特别推出旧料复用加工奖励政策,按原值1.5倍给予工资奖励,既实现“吃干榨净”物资使用价值,又让员工共享降本成果,形成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格局。
创新销售机制 构建协同格局
“虽然近期电厂补库需求上升,但是根据煤价曲线图分析,近期煤价涨幅不大……”一大早,李楼煤业煤质发运工区会议室里,市场研判专班成员正根据最新监测数据调整销售策略。这个由生产、质检、发运骨干组成的专班,是该公司应对市场变化的“千里眼”。
(紧盯数据流)
李楼煤业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全链条销售管理体系,实现从生产端到客户端的价值最大化。该公司成立市场研判专班,建立“日监测、周分析、旬总结”价格响应机制,精准捕捉市场变化,灵活调整销售策略。
在李楼煤业洗煤厂,中控屏幕上的精煤灰分数据始终“钉”在8.7%以内。“我们在原煤入洗前加了3道检测关,洗煤过程中每20分钟抽样一次,绝不让一粒超标煤出厂。”洗煤厂副厂长赵孝振说。为让客户放心,企业还定期邀请大客户来厂参观,从原煤开采到洗煤加工全程开放,今年已有16家客户因此签订长期订单。同时,他们全力打通“公路+铁路+港口”联运通道,与地方交通部门、铁路货运站及河运港口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针对不同客户的地域分布和运输需求制定“一客一策”运输方案。
此外,该公司还创新“多卖一吨多赚一份”激励机制,将销售业绩与薪酬绩效直接挂钩,对突出贡献者给予额外奖励,为业务增长注入了长久动力。
筑牢安全根基 保障高效运行
“今天学习的事故案例,就是因为瓦斯传感器漏检,才导致了瓦斯超限,我们一定要检查好各项保护闭锁装置……”在李楼煤业北部轨道大巷作业现场,跟班副区长结合班前会学习的典型案例,利用接班前5分钟,为当班职工开展“班前小课堂”。
(严查风险源)
在李楼煤业,“安全是最大效益”不是口号,而是每天的“必修课”。该公司在抓好班前会安全知识授课的基础上,把安全教育延伸到作业现场,推出“安全小课堂+案例警示”组合拳。他们利用接班前5分钟时间,组织跟班管理人员、老职工轮流当老师,讲操作规范、典型案例和应急技巧,引导干部职工上标准岗、干放心活,时刻绷紧安全弦。
在设备管理领域,该公司给每台设备建了“健康档案”,推行“计划检修+状态检修”模式,通过精准操作、精细检修、精心保养,确保设备完好率稳定在98%以上。建立工作成效“晾晒”机制,通过月度对标、季度考评,让各项生产指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从思想引领到机制保障,李楼煤业正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各项举措,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体系,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开辟出提质增效新路径,为努力实现全年经营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