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唱响主旋律

新疆能化:全力打好非招标采购“降本提质”主动仗

  杜新芳  张光文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新疆能化将深入贯彻落实阳光采购重大部署作为有效应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的关键举措,通过畅通“三大流程”、聚焦“三大环节”、严把“三大关口”,着力构建“三位一体”运行体系,全力打好非招标采购“降本提质”主动仗。截至今年7月,非招标采购资金较去年同期节约1.26亿元,节约率14%。

畅通“三大流程”,构建高效运行“新机制”。畅通集中统一管控流程。去年5月能源集团下发非招标管理办法后,新疆能化在两个月内便成立山能招标公司新疆分部,成为能源集团首个省外非招标采购专业化机构,公司及权属各单位所有工程、服务类非招标项目全部纳入分部统一管理,实现非招标集中管控、专业操作、阳光运行。畅通线上快速审批流程。创新设计非招标采购审批表,将采购文件核心要素集成于“一张表”,打通“OA”线上全流程审批,实现信息填报便捷化、流程审批数据化,采购效率提升两倍以上。畅通内部协同互促流程。统筹非招标采购与内部协同,按照集团利益最大化以及应协尽协的原则,加强内部协同项目事前对接和过程维护,精心做好非招标采购与内部协同之间的相互衔接,今年1—7月通过协同创效0.38亿元。

聚焦“三大环节”,激活降本增效“关键点”。拓展采购范围。在严格执行能源集团非招标采购标准基础上,将3万元以下项目全部纳入统一采购体系,实现非招标采购全覆盖,保障阳光采购无死角、无例外。今年1—7月非招标采购资金节约率15%,其中3万元以下节约率达44%。推广控价经验。总结前期非招标控制价成功经验,今年7月将工程、服务项目全部设置最高投标限价,在预算基础上下浮不少于10%;成交价在历史价或控制价基础上再下浮5%~20%。特别是针对工程设计,严格可研、初设及施工图设计审核,实现源头降本。今年7月以来共设置控制价78项,平均较预算降低12.7%。创新结算方式。今年7月开始,对充分竞争类项目统一推行6个月承兑汇票支付,不足期限按4%年化贴现率扣息,付现汇的由供应商承担贴现成本。执行以来签订该类合同13份,创效120万元。

严把“三大关口”,夯实风险防范“硬支撑”。严把采购文件质量关。编制非招标文件、技术规格书审查要点等标准手册,创新跨部门联合会审机制,开展全要素审查,精准破解需求模糊、规则争议难题,从源头杜绝合规风险。2025年累计会审文件380份,提出专业修改意见292条。严把评审准入履职关。率先建立非招标采购专家库,累计入库314人,开展评审能力专项培训,构建“纪检+审计+群众”三维监督体系。2025年开展专项检查6次,整改问题18项,通过动态管理,提升评标质量和公信力。严把成交履约保障关。为确保供应商有效履约,确保每一项采购闭环受控,2025年起对所有工程和服务类项目,统一设置履约保证金及合同质保金。同时,为规范招标人、评审专家、供应商等各方责任人行为,制订10条、60项责任追究条款,形成经济处罚、黑名单、法律追责等责任追究机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