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唱响主旋律

伊新煤业:块煤“软着落” 效益“稳提升”

作者: 黄纤纤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在新疆能化伊新煤业,煤炭不只是能源的载体,更是精心守护的“黑色黄金”。尤其是块煤——它们个头大、价值高,却也在开采、转运中易破碎。如何让块煤保持完整,一路“平安”抵达煤化工,成为伊新煤业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的重点。

该公司持续围绕“块煤率提升”开展技术攻坚行动,精心呵护每一块煤的“旅程”,减少破碎、保持块头,不仅提高了煤的“身价”,更保障了下游煤制气项目的“口粮”稳定,实现降本增效,互利共赢。

探索“温柔开采”,从源头守护块煤

要实现块煤高产,首先得从采煤方式下手。该公司根据煤层软岩特性,优化采煤机截齿选型,选用刀型截齿代替镐型截齿,对煤体进行超前劈裂,减少对块煤的二次破碎,从源头增加块煤率。

在割煤过程中,他们保持匀速推进,避免速度不一致导致煤体不均匀破碎。同时,探索采煤机在截割过程中的最佳速度,确保在不同煤层条件下能够提高块煤率的最优截割速度。

此外,在工作面转载破碎环节,他们通过垫高破碎轮的方式,增加破碎锤下原煤通过高度,减少对块煤的破碎。

全线“软包装”,给块煤一路呵护

块煤在运输过程中的破碎是影响块煤率的关键,跌落、碰撞、冲击……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让块煤破碎。伊新煤业对运输系统进行全流程分析,精准识别问题根源,进行全线“软包装”。

他们拆掉各转载点坚硬的铁板挡煤板,换上弹性缓冲条,降低冲击力;将高落差、陡角度的卸料槽改造为缓坡加引流板,减少煤炭破碎;在关键落煤点搭建“井”字形缓冲结构,让煤流之间相互缓冲,替代硬性撞击;在卸载点设置缓冲板装置,让原煤分两至三次缓慢“悬着落”;将主副煤仓的犁式卸料器改造为一字形斜清扫器,取消易造成块煤冲击破碎的尖头……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地,有效减少了块煤在运输过程中的撞击,降低块煤损失。

“我们还通过精准控制给煤机的给煤量,保持井下煤仓仓位在五到八米左右,降低块煤跌落高度,从管理上减少块煤因落差导致的破碎。”伊新煤业采煤工区主管工程师王兵生说。

开辟“直通专线”,让块煤告别颠簸

即便进入地面系统,块煤的“旅程”仍未结束。传统流程需经5次转载和高位煤仓,造成块煤严重损失。

伊新煤业推出创新举措,优化块煤运输路径,设计“块煤直通专线”——直接连通802块煤皮带和煤化工输煤皮带,绕过所有中间仓和转载点,减少了转载次数和高落差煤仓对块煤的破碎。块煤不再需要“屡次换乘”、一路颠簸,而是坐上了“直达快车”,一路畅通、安全到站,真正实现“运煤不碎煤”。

通过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与技术革新,伊新煤业块煤率稳定在73%左右,为企业降本增效和下游稳定供煤提供了坚实保障。这场围绕块煤的“温柔革命”,正持续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