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项非招标采购项目实际签约金额较预算节约122.41万元,成本优化率达8.1%……”西北矿业刘园子煤矿8月份一项招标数据引发笔者好奇。
据该公司经营管理部主任张帅介绍,坚持流程合规、资料完备、价格合理,是他们节约支出的关键。
今年以来,该矿以全面精益管理为抓手,多措并举、精准施策,通过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创新合同闭环管理、严格物资全流程管控等一系列举措,推动降本增效工作持续走深走实,实现了成本控制和风险防控能力“双提升”,在全矿范围内形成了全员节约、全过程挖潜的良好氛围。
9月6日,该矿机修厂主任朱文庆在参加完矿上组织的形势宣讲后,在自己的学习体会中写道:“省下的就是赚到的。只有真正把矿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在节约上用心、在复用上创新,大伙儿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为深化形势任务教育,该矿以“头脑风暴”等活动为载体,围绕“四种经营理念”“实文化”以及“降本、增量、提效”展开深入讨论,引导员工树立“节约即创效”的理念,扎实推动从“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的转变。
专题讨论过程中,职工积极建言献策,聚焦“矿井发展怎么看、面对问题怎么办、立足岗位怎么干”,切实增强了全员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如今,“人人讲节约、事事算成本、处处抓增效”已成为矿区普遍风气,实现了从思想认同到行动自觉的全面跨越。
为深挖管理潜能,该矿在合同管理中推行前置审核和“三方联审”机制,整合法务、财务与业务部门力量,对合同涉及的企业资质、预算限额、税率条款等关键要素实施标准化管控,力求将费用控制在最低,确保 每一份支出都用在刀刃上。
同时,他们还实行台账式管理,动态化解各类风险,提高了合同履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进一步挖掘成本潜力,该矿建立“一单一审一销号”机制,对材料领用、使用与回收实行全流程动态管控,依托仓库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库存变化,严格执行多级审核与询价比价,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他们始终坚持“能复用不领新、能修旧不报废”理念,从大型铁件、支护设备到螺栓、垫片,全面推行“交旧领新、回收复用”制度,并将成本节超与效益工资挂钩,调动职工节约积极性。1-8月份,他们累计完成回收及交旧领新312万元,实现复用138万元。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该矿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降本增效实践,不仅有效管控了经营成本、精准防范了各类风险,也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而坚实的动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